金屬的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工序之一。金屬表面熱處理的加熱方法很多,較早是采用木炭和煤作為熱源,之后是應用液體和氣體燃料。電的應用讓表面加熱易于控制,而且沒有環境污染。只是利用這些熱源可以直接加熱,也可以通過熔融的鹽或金屬,以至浮動粒子進行間接加熱。
加熱溫度是熱處理工藝的重要工藝參數,選擇和控制加熱溫度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主要問題。表面加熱溫度隨被處理的金屬材料和熱處理目的不同而異,但一般都是加熱到某特性轉變溫度以上,以獲得高溫組織。另外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金屬工件表面達到要求的加熱溫度時,還須在此溫度保持一定時間,使內外溫度一致,使顯微組織轉變完全,這段時間稱為保溫時間。采用高能密度加熱和熱處理時,加熱速度極快,一般就沒有保溫時間,而化學熱處理的保溫時間往往較長。
1)完全退火和等溫退火
完全退火又稱重結晶退火,一般簡稱為退火,對于這種退火主要用于亞共析成分的各種碳鋼和合金鋼的鑄,鍛件及熱軋型材,有時也用于焊接結構。一般常作為一些不重工件的熱處理,或作為某些工件的預先熱處理。
2)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主要用于過共析的碳鋼及合金工具鋼(如制造刃具,量具,模具所用的鋼種)。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為以后淬火作好準備。
3)去應力退火
去應力退火又稱低溫退火(或高溫回火),這種退火主要用來消除鑄件,鍛件,焊接件,熱軋件,冷拉件等的殘余應力。若是這些應力不予消除,是會引起鋼件在一定時間以后,或在隨后的切削加工過程中產生變形或裂紋。1.降低脆性,消除或減少內應力,鋼件淬火后存在很大內應力和脆性,如不及時回火往往會使鋼件發生變形甚至開裂。
4)穩定工件尺寸對于退火難以軟化的某些合金鋼,在淬火(或正火)后常采用高溫回火,使鋼中碳化物適當聚集,將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爐型應依據不同的工藝要求及工件的類型來決定以上就是金屬表面熱處理的處理過程,通過以上的過程去對金屬進行相應的熱處理。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將會要注意以免出現部件的變形甚至開裂情況。